台北老故事/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?
By 三立新聞網, www.setn.com查看原始檔
記者李鴻典/台北報導
忠、孝、仁、愛、信、義、和、平,八棟連通的百貨購物商城,你知道這是台北的什麼地方嗎?
中華商場。(圖/發現故事臺北特展)
其是這是1961-1992年綿延中華路1171公尺的中華商場。從興建到拆除,30年左右的光景,中華商場彷彿巨大的霓虹燈,在老台北人心中閃爍。
究竟中華商場為什麼這麼讓老台北人懷念,又為何消失在台北地表?在這裡可以找尋記憶中的美好時光!
為了讓年輕世代發現城市記憶,台北市立文獻館規劃「發現‧故事台北」特展,結合新媒體「故事‧台北」系列節目策展,介紹新世代陌生的老城區故事,包含大稻埕、艋舺、圓環、中華商場、士林和台北後車站等。
龍山寺。(圖/發現故事臺北特展)
展品包含已故劇場泰斗李國修於經典劇「京戲啟示錄」的中華商場京戲戲靴、文物藏家張永賢首次展出被遺忘的「建成圓環」攤位圖及食器、資深黨外運動攝影家宋隆泉攝於龍山寺的第一批珍貴照片等等。開幕現場還請到音樂創作人Pazzle Man以老歌新調混音表演,展現時代的獨特魅力。特展由10月25日起至12月11日於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展出。
文獻館館長詹素貞表示,新媒體改變新世代的資訊文化傳播,世界快速變動,透過城市記憶的積累與傳播方式的創新,才能建構出城市文化的厚度。文獻館以記錄及傳承城市故事為使命,這次特展邀請文史專家莊永明擔任總顧問,以「你所不知道的台北」切入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衝突與動態平衡,希望讓更多新世代認識並認同「台北」這座匯聚多元文化的故事城市。
台北後車站。(圖/發現故事臺北特展)
本次特展由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擔任總顧問,並諮詢高傳棋、張永賢、釋照勝、簡有慶等多位文史達人,展出近200件文物及照片收藏,每件展品都充滿故事。其中成長於中華商場的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,父親是位一生堅持手工縫製京戲戲靴的匠人,也正是源自父親故事的靈感,讓李國修創作了屏風經典劇「京戲啟示錄」,該展區也將展出大哥李玉修傳承家族工藝的京戲戲靴及工具。
文物藏家張永賢則透過訪談多位圓環在地耆老,於展場以新舊並陳的縮小模型,重現已消失的「建成圓環」攤位圖,讓年輕世代知道原來早年圓環不只有美食、還有唱片行、打鐵店和走唱藝人。張永賢並提供當年舊圓環拆除時搶救下來的老店碗盤,其中還包含以傳統技術修補後的盤子,見證勤儉年代。
建成圓環。(圖/發現故事臺北特展)
在艋舺主題區,則有1986年資深攝影家宋隆泉於攝於龍山寺的519綠色行動記錄照片,當年這場群眾運動是解嚴前、繼美麗島事件後最大型的街頭運動,也是第一個明確訴求解嚴的黨外運動。這也是宋隆泉在立志記錄台灣民主運動發展、自學攝影六年後,所拍攝的第一批黨外運動照片。
「發現‧故事台北特展」的故事架構,是以網路人氣新媒體節目「故事‧台北」為基礎,延伸介紹台北六個區域的故事。「故事‧台北」此系列影片在由城市行銷團隊純粹創意、新媒體「台灣吧」及「故事」共同推出,以象徵移民角色的寄居蟹老吉為主角,以趣味又不失真的方式分享城市故事,十分受到年輕世代歡迎。首支影片當時推出不久,即達40萬觀賞次數。今年又與台北市立文獻館合作,首度以線上串聯線下的方式展出,以創意手法與輕鬆口吻顛覆文史展生硬的印象,期待讓更多人對城市發展史產生興趣,並進一步主動了解過往的城市故事。
展覽及活動詳細內容與報名方式可上facebook查詢官方臉書粉絲團「發現故事臺北特展」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iscoverstorytaipei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重建費13.7億!全台首件整宅自主都更 一銀助融資
顏真真
2014年 06月 03日 18:08
第一銀行。(圖/記者顏真真攝)
記者顏真真/台北報導
繼尚華仁愛大樓、埔里中華商場自力更新案,台北市水源路四、五期整宅自力更新案在今年4月23日獲得台北市政府的公告核定實施後,也獲得第一銀行常董會同意創新融資協助,未來完成正式簽約手續後,更新重建築巢美夢即將啟航,估計重建費用13.7億元,更新重建後價值預計可達50億元。
水源路四、五期整宅為台北市政府為安置公共工程拆遷戶而興建的整建住宅,屋齡至今近50年,更新前每戶不足10坪的居住環境、無停車位,生活空間狹小窳陋,像鴿籠一般的社區住宅,更有漏水、治安、牆壁損毀及消防安全等嚴重問題,生活環境亟待改善;而在都更核定後,將可以重建成為地下4層、地上13層的舒適社區大樓,更新後每戶室內規劃為平均20-30坪左右空間的合宜住宅,外加一個停車位,搖身成為充滿歡笑的幸福空間、千萬好宅,而且更新後房地全歸原住戶、回住率接近100%。
至於這個案子成功關鍵,市場認為,除更新會所有理監事及其專業團隊積極溝通、整合與規劃,取得住戶100%同意,還有台北市政府的積極作為與行政支持,給予100%的容積獎勵及補助都更前期規劃費用等,另一個關鍵因素則是第一銀行長期輔導協助與提供100%全方位的金融服務。
自力更新不同於一般都市更新案,實施者並非建設公司,而是由原住戶自己發起籌組的更新會,雖然更新後的利益全數回歸所有原住戶,不必與建商分享,但由於更新會屬非營利組織,沒有收入及資產,而且住戶之間的資力、收入與信用水平良莠不齊,因此要向銀行申請融資極不容易,尤其此案原地主超過170人,更增添整合與融資的難度。
不過,第一銀行積極配合政府都市更新政策,針對自力更新皆依個案量身訂作融資服務架構,給予全面性重建費用創新金融服務協助,讓原住戶們在更新重建期間不必擔心籌措龐大重建資金,即可將鴿子屋變身千萬幸福宅,讓自力更新美夢成真,烏土變黃金,資產舊換新,從寫在住戶臉上的喜悅,就知道自力更新有一銀真好。
第一銀行表示,全力支持政府推動都市更新,對於人數眾多、案情複雜、專業與資力均不足的自主都更案,更是不遺餘力地提供協助及服務,過去知名的尚華仁愛大樓自力更新案(98年)、埔里中華商場自力更新案(99年)等,均在一銀協助之下順利完工交屋,而目前除了水源路四、五期整宅都更案外,尚有多件自力更新案進行中。
回憶美好舊時光!「老照片影像展」帶你挖掘記憶深處的台北 | 藝文 | 新頭殼 Newtalk
中華商場還在的西門町
中華商場1961年至1992年
永恒的懷舊聖殿
於1992年10月20日動工拆除
圖片日期:1988/1/2
【2018-04-22/聯合報/A6版/綜合】
消失26年…中華商場仍在老台北人心中
【記者邱瓊玉、陳靖宜、賈寶楠╱台北報導】一九六一年四月廿二日落成啟用的中華商場,曾是台灣最大、最時尚的百貨地標,僅管早在一九九二年拆除,消失了廿六年,至今仍是許多人記憶中的「台北一景」。
中華商場原位在北市中華路一段,北起忠孝西路,南至愛國西路,由八座各三層的大樓組成,各棟以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」命名,容納一千六百多個店家,是當年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。
文史工作者張哲生說,五十七年前沒有百貨公司,中華商場就是地標,販售全台灣最新鮮、最潮的玩意,舉凡珍珠瑪瑙、音響電腦、南北美食、西服戲服、皮件骨董等應有盡有,還有診所、咖啡廳、寵物店,滿足各種消費需求。
文史工作者高傳棋表示,年過四十五歲的台北人,小時候就算沒來過,也曾路過或聽過中華商場;當時中華商場有最新的隨身聽、球鞋等舶來品,小朋友考得好,爸媽的獎勵就是去商場購物。
一九六五年商場頂樓架起大量霓虹燈廣告看板,把當地點綴成不夜城。當時搭火車進台北遠遠就可看到,民眾對台北第一印象、第一個要逛的就是中華商場,電影「王哥柳哥遊台灣」就來此拍攝。
已故藝術家李國修在中華商場長大,父親開設戲靴店,舞台劇「京戲啟示錄」就是李家傳記。甫入圍曼布克國際獎的小說家吳明益,父親也在中華商場開鞋店,他寫「天橋上的魔術師」一書勾勒童年生活風貌,許多人發現原來當年天橋上有奇幻的雜耍表演。
侯孝賢電影「戀戀風塵」、白先勇著作「孽子」都有在中華商場的一段故事,旺福樂團一首「我小時候都去中華商場」更道盡當年商場繁華。
中華商場因美化市容而建,卻也因美化市容被拆。後來台北市政府決定「把中華路變成台灣的香榭大道」,並降低捷運興建成本,決定拆除中華商場,一九九二年十月廿九日,中華商場正式走入歷史。
全站熱搜
離婚證人 、台北離婚證人 、新竹離婚證人 、彰化離婚證人 、高雄離婚見證人
遺囑見證人 、結婚證人
留言列表